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喻子牛团队,在贝类种质创新上取得重要突破,创制出全新的正反交牡蛎异源四倍体,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水产领域专业期刊Aquaculture上。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岳超、副研究员秦艳平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研究员喻子牛、研究员张跃环为并列通讯作者。
牡蛎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海水养殖贝类,2022年产量619.5万吨,占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25.4%,是保障蓝色粮食安全的重要经济类群之一。目前,全国牡蛎主要养殖苗种为三倍体,其养殖量接近总产量50%,而四倍体是生产三倍体牡蛎苗种的核心种质资源;此前该团队已经培育出香港牡蛎、福建牡蛎、长牡蛎三个主要经济种四倍体,并构建了相应的核心群体。
然而,对于四倍体牡蛎的遗传改良研究几乎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在先前构建的二倍体牡蛎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基础上,实施了四倍体长牡蛎与四倍体福建牡蛎的双列杂交,获得了正反交的异源四倍体种质资源,并评估了其优良种质性能。结果表明:(1)正反交的异源四倍体具有一定程度的生长、存活优势;(2)正反交异源四倍体的性腺发育正常,完全能够产生功能性配子;(3)杂交加强了四倍体牡蛎的生活力及倍性稳定性,为持续育种和创制新型三倍体牡蛎良种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以上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4848623012693#f0015
图1. 四类牡蛎四倍体表型图
A,四倍体长牡蛎;B,四倍体福建牡蛎;C,A B 异源四倍体;D,B A 异源四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