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伦,男,1969年8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1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生物系,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4年11月至2005年9月在挪威特拉姆瑟大学开展合作研究;2007年2月至2007年4月在美国康涅狄克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历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助理、重大任务办公室主任。2017年3月至2021年11月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所长。2021年11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我国近海、极地和深海海洋生态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项目等科研项目课题20余项;在海洋浮游动物种群动力学、水母灾害发生机理与生态安全、极地海洋生态学以及深海生态系统探测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参编专著5部,获专利10余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和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先后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国家海洋工程科技奖特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海洋科技技术一等奖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目前担任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中国委员、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157工作组成员、中国海标委海洋调查技术与方法分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海洋生态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谢昌龙,男,1972年4月生,工程硕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团委副书记、书记,办公室副主任,技术转移与合作处处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办公室主任,副院长、分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党政办公室主任、科技处处长、所长助理等职务。
代亮,男,1968年10月出生,学士,高级工程师。
1990年山东大学计算机系科技情报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6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专业研究生肄业;2008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EMBA班结业。
历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青岛市青联副主席;青岛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青岛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数据库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2003-2011)。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筹建组副组长(2011-2016)。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2016-2018)。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18-2022),海南省六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2022年4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科研方面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海洋科学IT技术支撑,海洋科学数据积累、数据库建设及数据共享,高性能计算,海洋科学e-Science环境构建,海洋技术研发与应用等工作。管理工作曾分管资产、财务、基本建设、后勤保障、参股企业管理、研究所信息化建设、研究所筹建、人事管理、党务、纪监审工作等多方面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张长生,男,1972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骨干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1997年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2002年于德国伍珀塔尔大学获理学博士,2003年至2008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药学院进行博士后工作研究,200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担任海洋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生物合成学科组责任研究员,2013年和2014年于德国马尔堡大学、2017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短期学术访问,2012年7月至2020年4月担任科研与规划处处长,2015年3月至2020年7月担任所长助理。
研究领域为海洋微生物及其代谢工程,主要从事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发现及其合成生物学研究,发现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抑制活性的新骨架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阐明了十余种海洋放线菌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独特化学机理和酶学机制,将合成生物学引入海洋微生物进行实践和创新,在Science、Nat Chem Biol、Nat Commun、Mol Cell、JACS、Angew Chem、Chem Sci、微生物学报 等主流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5部,授权发明专利27项(包含3项国际PCT专利)。担任《热带海洋学报》副主编、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Natural Product Reports编辑委员会委员、《微生物学报》和《中国海洋药物》编委。
林 强,男,1979年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入选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等。2003年于鲁东大学获学士学位,2007年于中山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期间赴佛罗里达理工大学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2007-2010年间在佛罗里达理工大学海洋系开展博士后、访问学者等研究,200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工作,2012年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晋升为研究员,2019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工作期间,曾多次到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南密西西比大学、佛罗里达理工大学、新加坡国家科技研究局进行短期学术访问与合作研究。2018年任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务委员。
研究领域为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适应,主要从事海洋生物地理格局演变与进化生态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海外创新团队、863青年科学家等项目40多项。近期尤为聚焦印-太海域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物种性状演化机制等工作,取得了原创性科研进展,相关工作在Nature、Sci Adv、Nat Commun、PNAS、Natl Sci Rev、The Innovation等主流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9项(含国际PCT专利),主编与参编专著5部;相关研究入选“中国海洋十大科技进展”及“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等。担任《热带海洋学报》和J Worl Aqua Soc副主编,兼任IUCN物种存续委员会(IUCN SSC)委员,任SPS-SG工作组成员,国际海龙科大会(SyngBio)轮值主席,中国动物学会保护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2019年获“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突出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