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夏季两类大西洋尼诺对南极海冰有显著不同影响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实验室(LTO)、全球海洋和气候研究中心(GOCRC)以及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LORS)的王春在研究员团队在热带-极地气候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揭示了北半球夏季中部型(CAN)与东部型大西洋尼诺(EAN)对西南极海冰的差异性影响及其物理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上。博士后陈柏洋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王春在为通讯作者,合作者还包括研究员张磊和中山大学副教授范汉杰。

大西洋尼诺是热带大西洋气候系统年际变化的主要模态,其能通过局地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遥相关对全球的气候条件产生重要影响。最近研究表明,根据海温异常中心位置的不同,大西洋尼诺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即CAN和EAN。另外,王春在团队前期研究已发现,这两类事件对北半球热带外区域(如欧洲)的气候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它们是否可以激发不同的大气遥相关波列,进而对南半球热带外区域(特别是南极地区)产生差异化气候影响,仍是一个亟需回答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利用观测海温数据、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式试验探究了夏季CAN和EAN通过大气桥对西南极海冰的影响(图1)。研究结果显示,两类大西洋尼诺对西南极海冰密集度的影响出现显著差异:CAN事件引起的海冰异常强度更大、范围更广,其影响程度远超EAN事件。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两类事件在南半球诱导的大气波列存在明显不同。具体而言,CAN事件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在南半球诱导出两条大气波列,协同增强阿蒙森海低压系统;而EAN事件仅能通过间接途径产生一条大气波列,这与其较弱的局地Hadley环流无法在副热带南大西洋形成显著的大气波源密切相关。由于阿蒙森海低压系统可以通过经向热平流输送和风应力强迫对西南极海冰的生成和分布产生重要调控作用,而CAN和EAN事件对该低压系统的影响不同,最终导致二者对西南极海冰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

该项研究揭示了两类大西洋尼诺的气候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一发现有助于提高南极海冰的季节性气候预测能力,完善气候动力学理论框架,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热带-极地遥相关及其气候效应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委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共同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Chen,B.,Wang,C.*,Zhang,L.,& Fan,H. (2025). Distinct Impacts of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Atlantic Niño on West Antarctic Sea Ice. 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8,142.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612-025-01040-w

图1 两类大西洋尼诺影响西南极海冰的示意图。a 中部型大西洋尼诺通过直接和间接的途径产生两条大气波列共同影响西南极海冰。b 东部型大西洋尼诺只能通过间接的途径产生一条大气波列影响西南极海冰。


附件下载:

本网站及其文字内容归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