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第三次大洋钻探:改写边缘海张裂机制
6月11日,在南海钻探了四个多月的国际大洋钻探船“决心号”停靠在上海码头,宣告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圆满结束。此次,“决心号”大洋钻探船在我国南海北部共执行IODP367和368两个航次任务,探索南海的陆海变迁之谜,参与钻探的共有来自14个国家的64名科学家。南海海洋所孙珍研究员、同济大学翦知湣教授先后担任两个航次的中方首席科学家,南海海洋所科学家担当重任,共7位科学家参加航次。
国际大洋钻探367和368航次在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上,共钻探了7个站位17个钻孔,总钻探深度达7669.3米,共获取2542.1米沉积物、沉积岩、玄武岩和变质岩等宝贵岩芯。双航次的科学目标是探寻“大陆如何破裂、陆地如何变成海洋”这一科学难题,检验国际上以大西洋为“蓝本”的非火山型大陆边缘破裂理论。然而,钻探结果初步揭示,南海具有明显不同于大西洋模式的边缘海张裂机制,南海大陆边缘在始新世时,已发生陆壳减薄和沉降;在渐新世的“同张裂”期,已处于深水环境,并发生复杂的沉积和深海火山活动;稍后期的岩浆活动,已具有典型的洋中脊玄武岩特征。国际科学界将有待重新评价大陆破裂的机制,改写南海扩张演变认识的教科书。
参加了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并担任第二次南海钻探349航次首席科学家的南海海洋所特聘研究员林间介绍,IODP于1999、2014及2017年在南海实施了三个主题钻探,分别聚焦研究东亚季风(ODP184航次)、海底扩张(IODP349航次)以及大陆裂解(IODP367/368航次)。三次钻探共钻探了18个站位并以南海北部及深海海盆为重点,成功获取了近万米的珍贵岩芯并在12个站位进行电缆测井,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使得南海成为近年来国际大洋钻探最深入的边缘海之一,改变了对南海形成机制及其对环境演化的认识,并正在逐步培养一支具有国际大洋钻探经验的中国科学家队伍。
南海第三次大洋钻探,南海海洋所科学家担当重任,林间特聘研究员与孙珍研究员为五位主要发起成员,孙珍研究员为建议书主要负责联系人并担任367航次首席科学家。在367/368航次中,南海海洋所共有7位科学家上船,包括孙珍、林间、向荣、张翠梅、张锦昌、苏翔、邱宁博士,是参加人员最多的单位之一,主要负责地质构造、岩石地球物理测量、测井、地层年代学等工作。
南海国际大洋钻探部分科学家,林间特聘研究员(中,349航次)、孙珍研究员(右,367航次)、翦知湣教授(左,368航次,同济大学)
国际大洋钻探367航次全体成员
国际大洋钻探368航次全体成员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