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洋所为港珠澳大桥建设提供环境预报保障

  近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段的连接工作顺利完成,意味着这个被称为超级工程的跨海大桥主体工程全面实现贯通,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在这激动人心的重要时刻,南海海洋所科学家展露出欣慰的微笑,因为他们付出艰辛努研发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作业海区流浪潮远程实时观测系统“,为港珠澳大桥建设提供环境预报保障,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赢得赞誉,并获得用户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的书面感谢。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作业海区流浪潮远程实时观测系统”由王盛安研究员主持,龙小敏、黎满球、刘军亮、邢焕林、周峰华、潘文亮等科研人员参与研制。系统包括4套海流剖面和波浪监测浮标、2套平台波浪和潮位监测单元。海流剖面和波浪监测浮标5分钟自动测量1组海流剖面数据、每30分钟自动测量1组波浪数据。每分钟向用户发送1组瞬时水压记录(120个样本,用于监测异常波浪)、每分钟输出1个潮位数据、每30分钟输出1组波浪统计数据。 

  港珠澳大桥全长约55公里,横跨珠江口外的伶仃洋海域,将香港、澳门和珠海三地连为一体,是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之后,我国又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被世界誉为超级工程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海区环境异常复杂,课题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多次开展针对性的专题研究工作,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流浪潮远程实时观测系统自2011年在工程作业海区投入使用,至今已连续运行6年,为施工海域海浪、海流、潮位的精细化预报、沉管浮运安装施工海洋环境窗口预报及工程作业提供高密度的实时监测数据,为隧道沉管的顺利安装做出重要贡献,体现了南海海洋所为国家重大项目提供科技支撑的深厚研发基础和科研实力。

 

流浪潮实时监测系统测点示意图

港珠澳大桥流浪潮监测系统实时接收数据界面

感谢信


附件下载:

本网站及其文字内容归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