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OMG学术报告】台湾造山带及周边区域俯冲带结构及动力学研究
【时间 Time】:2019年1月25日(星期五) 上午10:00-12:00
【地点 Venue】:实验楼5楼会议室
【主讲人 Speaker】:郑勇 教授
【邀请人 Host】:徐敏 研究员
学术报告1:台湾造山带及周边区域俯冲带结构及动力学研究
报 告 人:郑勇 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术报告2:山西裂谷带南北不同拉张机制的地震学证据
报 告 人:艾三喜 博士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时 间 : 2019年1月25号 上午10:00-12:00
地 点 : 南海海洋研究所 实验楼 五楼会议室
报告内容简介:
台湾及周边区域是世界上构造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受到了来自欧亚板块、菲律宾板块的相互俯冲及碰撞,成为了世界上地震最为活跃、构造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研究该区域的动力学机制,必须要对其岩石圈结构进行精确的分析。我们通过收集中国大陆的台网、台湾岛内台网、TIGER计划台阵以及F-Net等台网的资料,采用噪声成像和H/V联合反演方法,矫正了复杂构造区域的地震波路径偏离效应,获取了该区域准确的地壳及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发现,菲律宾板块的俯冲板片和欧亚板块俯冲板片之间在台湾地区中部发生了极性反转,而在台湾中央山脉区域则存在明显的地壳低速带。
报告人简介:
郑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8月出生于河南,1995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获学士学位,2005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13.1-2017.1为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7.2起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学者”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多年来从事震源性质和地下结构方面的研究。获取了中国大陆地区高精度的地壳和上地幔速度结构,发展了联合大地测量与地震学联合反演方法,发表了相关SCI论文80多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GR、GRL、Tectonics、Tectonophysics、中国科学、BSSA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多篇。承担了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专题任务;并先后承担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1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1-3-5”重点方向性项目负责人,以及中科院测地所1-2-3重点突破方向的首席科学家,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