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4月7日,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广州成功举办。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领导专家以及实验室核心成员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
南海海洋所所长李超伦致欢迎辞,他对各位专家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并系统回顾了实验室在热带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水健康增养殖等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他强调,实验室要紧密围绕国家"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深化协同创新机制,为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会上,李超伦为现场参会的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实验室主任张黎研究员作2022-2024年度工作报告,从实验室定位、科研成果、科研任务、人才队伍、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报告指出,实验室在热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环境适应机制理论创新、海洋动物繁育与良种选育技术突破、南海生态修复与增养殖等研究方向范式创新与应用取得重要突破,累计发表SCI论文248篇,授权专利54件,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4项,育成水产新品种1个、新品系1个,创造经济效益超7亿元,为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会议学术报告环节,张跃环、陈廷、刘松林、曲朦四位青年学者分别就贝类种质资源、海参生态适应、海草床碳汇功能、海龙科鱼类演化等前沿课题作了专题报告。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金显仕研究员主持学术评议环节,与会委员对实验室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建设性建议。金显仕研究员指出实验室定位准确、成果丰硕,建议进一步强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宋林生教授建议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海水增养殖的交叉融合;严小军教授肯定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建议加大对青年学者的支持。其他委员也从战略布局、学科整合、产业对接、科普宣传、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南海海洋所副所长林强作总结发言,他表示研究所将全力支持实验室建设,落实人才引进和经费保障政策,推动实验室高质量发展。他要求实验室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凝练目标、突出特色,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生物学创新平台。
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4年,依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聚焦南海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评估中三次获评“优秀”。实验室本届学术委员会由包振民院士、金显仕研究员、宋林生教授、严小军教授、何建国教授、李纯厚研究员、秦启伟教授、吕颂辉教授、孙军教授、沙忠利研究员、史大林教授、董云伟教授、李超伦研究员、林强研究员、张黎研究员组成。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实验室发展进入新阶段,将为服务国家和区域海洋战略提供更强科技支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