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潜”无人集群试验成功,“深蓝梦想2035”启航

7月11日,由国内多家单位联合执行的“深蓝智能i³航次”(简称“i³航次”)圆满完成。航次自珠海起航,历时5天在南海北部成功实施“空—海—潜”三位一体无人集群试验,为海洋观测科学迈向智能无人化奠定技术基础,也是“深蓝梦想2035”十年环球海洋科考计划(简称“深蓝梦想2035”)的先行试验。

“i³航次”首席科学家、“深蓝梦想2035”总首席科学家、南海海洋所特聘研究员林间院士指出,“i³航次”是“深蓝梦想2035”的实战预演。作为我国首个鼓励全民参与的开放型现代环球海洋科考,“深蓝梦想2035”将持续十年(2025-2035)。其首航将于2025年10月30日从深圳正式起航,历时200天,依次穿越太平洋、南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四大航段,停靠10个港口,总航程4万余海里。计划旨在联结“科学—产业—公众”,搭建国际化共享平台,推动前沿研究、企业技术应用、公众科普教育及全球海洋治理合作,力争在重大科学发现、关键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突破。

“i³航次”队长、南海海洋所副研究员张旭博介绍,本次试验集中检验了十余套国产设备——包括航磁无人机、智能海水取样无人机、无人潜器及无人船等的海上协同作业能力与数据采集性能。团队在南海北部陆坡区实现从高空到海面,直至海底的“同点、同时、多平台”海上观测,获取了南海生态环境的宝贵数据。

南海海洋所研究团队将共同领导“深蓝梦想2035”印度洋航段科考任务。该航段负责人之一张帆研究员(“i³航次”首席科学家助理)表示,印度洋构造单元完整、岩浆活动丰富,其板块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造山带对全球气候演变有着深远影响。下一步将在该航段开展高精度地球物理—物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综合观测,揭示深部动力过程与表层生态系统的耦合机制。

随着“i³航次”收官与“深蓝梦想2035”启航,我国正以开放姿态、先进技术和广泛公众参与,驶向深蓝、拥抱世界。

首席科学家林间院士、i³航次队长张旭博副研究员在现场指挥

无人机-无人船-无人潜器海上观测


附件下载:

本网站及其文字内容归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