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制高点,共谋水产种业创新发展--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建设进展交流会在穗成功举办

7月30日,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25年度建设进展交流会在广州成功召开。旨在总结实验室年度建设成果,深化跨单位协作,并共谋抢占水产种业科技制高点的新路径。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副主任赵心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李超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缪炜、书记解绶启,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胡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沙忠利,相关科研人员参会。

李超伦强调实验室需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衔接。缪炜、沙忠利、 一致呼吁加强所际资源共享,聚焦解决三个研究所的科研共性问题。赵心刚 肯定了实验室支撑水产种业振兴的贡献,并表示全力支持全重实验室可持续发展。解绶启主持“创新科技报国为民”主题环节,回顾老一辈科学家攻坚历程,激励青年科研人员赓续使命担当。

水生所研究员徐镇、海洋所研究员郇聘、南海海洋所研究员张扬分别汇报实验室分方向年度进展,涵盖种质资源创制、高效养殖技术、疫病防控等领域突破。专题研讨聚焦“科技制高点抢占策略”,与会专家围绕种业创新链短板、前沿技术攻关(如基因编辑、智能养殖)展开深度交流,提出协同攻关方案。

会议与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联合研讨,双方就疫病预警系统、绿色养殖模式等共性技术交换经验,探索联合申报国家级项目的可行性。

胡炜在总结中指出:“实验室将围绕‘种源自主可控、养殖绿色高效’目标,整合三大院所优势力量,突破核心种源‘卡脖子’技术,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示范’全链条体系,为水产种业振兴提供硬支撑。”

本次会议是实验室重组后的首次年度总结,标志着水产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进入协同发展新阶段。未来实验室将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国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同主办。



附件下载:

本网站及其文字内容归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