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刘阳入选“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了2025年度“香江学者计划”获选结果,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刘阳入选“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

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香港学者协会2025 年首次联合实施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选派广东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的博士,进入香港指定的大学,在港方合作导师的指导下,以港方大学合约研究人员的身份开展博士后研究,为期 2 年,其中内地资助经费由广东承担。本年度“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资助16人。

刘阳自2022年9月起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于2025年6月获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生物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刘阳依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实验室、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在研究员罗鹏的指导下,主要从事热带海参、海胆增养殖及对虾遗传育种等研究工作,聚焦于海洋牧场背景下生物群体行为与繁殖调控机制。刘阳积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专项等多项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篇,参与发表SCI论文8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制定地方标准2项,参与申报国审对虾新品种2个。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紧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坚守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定位,致力于构建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创新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以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薪酬待遇与国际接轨,不断提高对全球优秀青年人才的吸引力,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青年人才。研究所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积极拓展与港澳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推动了一批青年科研人员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合作项目,促进了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与人才双向流动,并为大湾区海洋科技协同创新注入新动力。

刘阳将赴香港大学开展合作研究,进一步推动南海海洋所与港澳高校在前沿科学领域的深度交流。香港高校在进化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前沿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合作有望加强南海所在该前沿领域青年人才的成长,助力大湾区在海洋生物科技与种质资源研究领域的协同创新发展。



附件下载:

本网站及其文字内容归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