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研究员参与项目荣获中国地震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徐敏研究员参与的“震中控制震级理论和近断层观测:地震破裂机理的新突破”项目,荣获2024年度中国地震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该项目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联合完成,主要完成人包括杨宏峰、姚素丽、朱高华、徐敏和陈瀚。

大地震是全球性重大自然灾害,深入理解其发震机制与断层特性,对地震预测和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提出“震中位置控制震级”的新理论,指出在应力非均匀分布的断层体系中,震中不仅决定地震规模,还影响破裂是否能到达地表,为地震机理研究开辟了新路径。同时,团队发展了融合近场观测与动力学模拟的新方法,有效约束断层摩擦性质。

项目团队首次利用海底地震仪对马里亚纳海沟南部“挑战者深渊”区域开展地震学观测,创新性地建立了被动源海底地震仪数据分析流程,使目录外地震检出数量提升约200倍,精确刻画了浅部俯冲板块的几何形态与倾角,颠覆了传统认知。此外,团队还在外缘隆起区发现超深源地震,揭示马里亚纳俯冲带向地球深部输送的水量远超预期,为理解俯冲带水循环与地震活动提供了关键证据。

徐敏在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深海地震观测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他与杨宏峰教授团队紧密合作,共同设计海底地震仪实验、采集数据并开发处理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显著推动了对地震孕育与破裂过程的科学认识。



附件下载:

本网站及其文字内容归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