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考察船队

南海海洋所科考船队建于1961年,在国家和科学院的支持下,随着科研工作不断开展和深入,南海海洋所的海洋科学考察船队也逐步建设,逐步壮大,由最初的一艘木质船舶到现代化先进的科学考察船,历经了近60年的发展壮大,从“珊瑚”轮到“实验”系列科考船,不断更新换代。现运营有“实验1”、“实验3”、“实验6”三艘3000吨级大型科考船舶。

南海海洋所海洋科学考察船队历经60余年的发展,从小木船到破浪巨轮,从最初的几个干部船员到现在140余人稳定的人才队伍,考察发展历史神圣而光辉。美丽的西沙、南沙群岛是调查船队考察的重点区域,从“六五”到“十三五”,每年均有专项考察航次。70年代考察队伍依托 “实验”轮用有限的条件获取最有价值的第一手具备战略意义的考察资料。80年代“实验2”、“实验3”科考船继续深耕南海,多次踏进西太平洋、东印度洋海域,出色地完成了南沙专项考察、863、973、908、126、602、基金委、水声专项调查等国家重大海洋科考项目。在1984-2004年期间,两船执行30余个南沙考察航次,在岛礁上树立了我国多处主权标志。

“实验”系列科考船已执行了447个科学考察航次任务,累计在航10214天,航程120百万海里,足迹遍及南海及邻近大洋。

“实验1”船是一艘小水线面综合考察船,总长60.9,型宽26米,型深10.5米,吃水6.5米,总吨3071,最大航速15节,经济航速11节,续航力8000海里,自持力40天,定员72人(科学45人 船员27人)。拥有13个各类专业实验室,配置先进的交流变频电力推进系统,全船减振降噪、自动化、动力定位等性能先进。满足水声学和海洋学发展的要求,适应学科交叉和综合的研究方法的变化,具有综合测量和观测网络的观察中心的功能。可实现对海洋声学以及相关的海洋环境参数进行同步观测、数据采集和采样,对声场进行精确预报,并对海洋进行声遥感。是我国高性能的水声研究平台及先进的海洋多学科实验平台。2009年投入以来执行了114个任务,海上作业2777天,航程32万海里(截止2024年5月)。支撑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为我国重要装备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验3”轮是3000吨级的海洋综合考察船,1981年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该船长104.21 米,船宽13.74米,吃水4.95米,双主机,4800匹马力×2,最高航速19.5节,续航能力8000海里,定员94人。该船拥有先进的G.P.S.导航系统和雷达避碰系统。温、盐、深探测系统,CTD-多瓶采水系统,化学分析极谱仪,浮游生物采集器,万米测深仪,波浪浮标,ADCP走航式探测系统,3000米生物绞车,3000米水文绞车,6000米地质绞车。配有水文、化学、生物、物理、地质等13个实验室。主要用于海洋环境,海洋生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海气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综合调查。1981投入以来执行了169个任务,海上作业4171天,航程54万海里(截止2024年5月),“实验3”科考船是我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批大型海洋科学考察船,船龄虽超40年,至今仍可执行深海大洋考察航次,是我国海洋科学考察的功勋船。

“实验6”是国家发改委立项的中国科学院“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总吨3999,总长90.6米,型宽17.0米,型深8.0米,最大速度17.2节,续航力为12000海里,定员60人,自持力60天。具备全球航行和全天候观测能力,既突出地球物理专业调查功能,又能满足物理海洋、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与生态等多学科综合考察需求;既能开展近海浅水区、大陆架、岛礁区的科学考察活动,又能在深海大洋极端环境进行全海深的探测和取样;配置学科齐全的现代化船载实验室,能现场进行多学科样品处理与分析,并实现与陆基实验室同步数据传输。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科考船队拥有一套严密的、切实可行的船舶管理制度。并且在1997年是全国海洋科研单位首家通过了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的论证,管理规范化。船员均通过中国海事局按国际海事协会要求的安全专业技能培训,获得相应的适岗证书。成立了工程技术中心,负责船载实验室以及船载科考仪器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协助海洋样品采集以及科考数据的获取。

海洋科学考察船队在广州还配套有一个基地码头,可提供三艘3000吨级科考船同时靠泊,具有完善的供水供电设施以及相应的配套仓库和办公场所。该码头建于1982年的,泊位长115米,负水深7米。配有一台固定的3吨吊车,岸上占地面积达4200平方米。

南海海洋所海洋科学考察船队劈波斩浪六十载,率先满足国家任务的需求,为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地质、海洋和大气环境、水声学等多学科交叉探索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海上实验平台,为我国海洋科考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网站及其文字内容归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他用。